都来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都来小说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十五章 你猜我猜?

第十五章 你猜我猜?

第十五章 你猜我猜? (第1/2页)

走到东宫前,李恪停下脚步行礼道:“皇兄一番话,让弟弟大有受益。”
  
  李承乾笑着与他握手,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叮嘱道:“往后不要再因父皇的几次偏心而动怒,你我都还有更远大的事要做,人生没了梦想就没了精彩的画卷,其实这个世上能够为梦想去拼搏的人很少,你我还有选择的余地,这已经很幸运了。”
  
  李恪呆在原地,目光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个皇兄。
  
  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李承乾就走回了东宫,见李治与东阳也迎了上来,便与她们说笑着。
  
  李恪站在原地良久,在冷风中凌乱了好久,等离开的时候,眼中还满是崇拜。
  
  吐谷浑的急报送入长安之后,越来越多的使者急着要见天可汗。
  
  可大唐的大朝会依旧没有开,已有一波又一波的文臣与将军去见皇帝了,兴庆殿内的议事每天都要进行到傍晚。
  
  一月已过去半旬,过了一月二十,大唐朝野依旧是休沐的状态。
  
  李泰被封为了魏王,父皇对他的溺爱依旧没有减弱,不仅赐予洛阳封地,又是赐予八骏图,以及种种比现在自己这位真正意义上的储君还要优渥的待遇。
  
  许多人都进谏,陛下对魏王的待遇不合适。
  
  李恪看起来是个老实憨厚的孩子,至少现在看起来是这样的。
  
  李丽质是個懂事的妹妹,她能够照顾眼下更年幼的弟弟妹妹。
  
  还有一个恃宠而骄的李泰。
  
  这个家也没有想象得这么糟,听说母后的病情得以缓解了。
  
  这个家还没这么糟。
  
  小福带着一卷纸快步走来,“殿下,这是于詹事让人送来的奏章。”
  
  李承乾拿过奏章,皱眉看着,奏章上的内容无非就是现在父皇对李泰的溺爱太甚,不仅仅是魏王这个位分,更甚者给了李泰遥领七州兵权的虚衔。
  
  作为太子不能在这个时候向父皇提意见。
  
  看完之后,李承乾叹道:“于詹事因中书省的事还脱不开身,又要为孤考虑,还真是难为他了。”
  
  小福安静站在一旁,如果殿下现在需要,她随时准备笔墨。
  
  李承乾放下了奏章就没有搭理了。
  
  宁儿也问道:“殿下,需要现在给回复吗?”
  
  “孤看过就好了,就不给他回话了。”
  
  于志宁是好心的,他担忧东宫会因此做出不该有的举动
  
  其实于詹事的担忧是多余的,李承乾本就不喜欢将简单的事搞得太复杂。
  
  难道整天与皇帝之间,你猜我猜,你再猜?
  
  有病……
  
  一月二十五日,大朝依旧没有召开,本来定在二十日就要开始的大朝会,因边关军情又延后了许多日。
  
  东宫还是老样子,李承乾今日没有与往常一样给弟弟妹妹讲课,而是带着她们来到东宫的井边,拿起一个木制的盖子,盖在了水井上方。
  
  这个盖子有些特殊,盖子上方还有一根杆子。
  
  此刻,李承乾便一直摇着,按说摇动杆子井水就会从管道中自下而上出来。
  
  在弟弟妹妹的注视下,李承乾摇了许久一时间手臂发酸,总不能在她们出丑,话都说出来了。
  
  多半是木塞子的气密性不够,李承乾再往杆子的管道中倒入水,再一次摇动杆子,随着每一次摇动,力道变沉。
  
  终于,井水流出来了。
  
  众所周知,不论海水,河水,井水都是往低处流的。
  
  但在东宫这种器械的作用下,水违背常理般地自下而上,从井中流出来。
  
  不仅仅是弟弟妹妹,就连宁儿与一众宫女都十分不解,毕竟违背常理的事,一辈子见过一次,就足够震撼人心了。
  
  将打水泵交给弟弟妹妹们玩,李承乾就自顾自离开了。
  
  来到前殿,将之前做好的肥皂用细线切割,成一个个小方块。
  
  这肥皂做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草木灰水浆与猪油的混合,材料有限,眼前也只能做成这样。
  
  李承乾将其中两块肥皂装入一个木匣子中,吩咐道:“这两块肥皂送给母后,用来洗衣服和洗浴都可以。”
  
  殿下肥皂加了薄荷,薄荷是从太医署要来的。
  
  “对了。”李承乾又叮嘱道:“告诉母后,平时用完之后就放在外面晾晒。”
  
  “喏。”
  
  小福刚离开脚步又匆匆而来,“殿下,薛延陀使者来见。”
  
  李承乾颔首道:“是来问和亲之事吗?”
  
  “嗯。”小福点头道:“现在宫里都在传言,说是这一次真珠夷男可汗带了十足的诚意要来和亲。”
  
  李承乾气馁道:“传言而已。”
  
  说来小福以及东宫的宫女们对弟弟妹妹都已有感情了,现在大家的共识都是和亲就要嫁公主,嫁公主出去就是分离。
  
  多多少少对这种事还是很抵触的。
  
  古往今来多少次前例都证明了,所谓的盟约在建立之前,是大家心中的希望。
  
  可是在盟约建立之后,这种盟约往往就是用来撕毁的。
  
  所以可以得出,所谓盟约就是用来毁约的,和亲有必要吗?
  
  这一点可以从李世民与突厥可汗的渭水之盟说起。
  
  李承乾手中拿着一卷书,一手撑着下巴,斜靠着扶手思索着。
  
  宁儿安静地走来,适时给殿下倒上一碗热水。
  
  李承乾从书卷上收回目光,道:“宁儿姐?”
  
  宁儿应声道:“嗯?”
  
  “再过两月,秦岭南路与两淮的茶叶也该采摘了。”
  
  李承乾低声嘀咕了一句。
  
  眼下,满朝文武都在打探,关于陛下对吐谷浑的态度。
  
  而东宫此刻还在为生活发愁,宁儿拨动着小算盘,盘算许久道:“东宫现在的盈余还剩下一个月。”
  
  至于国事?能不掺和就不掺和。
  
  作为太子安分守己也是要素之一。
  
  期间倒是发生了一件事,因东宫反悔了对赵节任命,对于储君这等出尔反尔的行为,有言官向陛下进谏了。
  
  进谏目的无非就是诉说长广公主这些天以来的苦楚,还请求陛下将赵节从凉州调回来,斥责东宫储君言而无信的行为。
  
  赵节的事确实给东宫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可李承乾也不想在自己的身边埋着一颗会谋反的种子。
  
  宁儿低声道:“不过事后,许国公与河间郡王一起去见了一趟长广公主,第二天那位向陛下进谏的人,跳入曲江池自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火影:我在忍界开创武道 大明公务员 穿成年代文男主的炮灰后妈 离婚后,前夫每天都想上位 让你收破烂,你收到传国玉玺? 全球灾变:我成了世界树 仙路长青 道君:从上品金丹开始 兼职保镖 大明:开局剧透崇祯,重振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