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都来小说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九百零七章 豆卢长史,李旦为人

第九百零七章 豆卢长史,李旦为人

第九百零七章 豆卢长史,李旦为人 (第2/2页)

李旦微微的松了口气,然后才看向李绚,略带感激的说道:“王叔还是第一个这么问四郎的,实话实说,不知为何,昨日一回京,四郎整个人立刻就觉得忐忑不安。
  
  尤其是昨夜,四郎睡的很早,但半夜就醒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好好的睡着了,忐忑半夜。”
  
  李绚笑笑,安慰说道:“这是常事,大婚之前每个人都是这样。毕竟一个陌生的女人就要进家门,占你半张床,当你家中一半的主,就等于要将自己最深处的秘密,彻底展开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女人,这种事一时间很难接受。”
  
  “王叔所言极是。”李旦脸上带着一丝苦笑。
  
  “殿下不妨转念想想。”李绚稍微停顿,然后说道:“家中日后虽然多了一个人,但同样的,日后也会多一个人,和殿下一起孝敬陛下和天后,尊奉太子和英王,照顾公主殿下,殿下出门的时候,也有一个人统管府中的一切,一个足够让你放心的人,这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李旦听着李绚所说,整个人彻底的放松了下来,然后他抬头看向李绚,说道:“原来王叔和王婶在家中就是这样相处的。”
  
  “嗯!”李绚脸上带出一丝笑容,然后说道:“有三娘在府中,照顾母妃,臣心中放心无比,即便是在外征战,心中虽有顾虑,但也平静许多。”
  
  李绚手上大半的秘密都已经交到了刘瑾瑜的手里,至于其他的,除了李绚自己,不适合任何一个人知晓。
  
  这样即便是李绚出什么意外,家中也能够安稳妥当。
  
  心里有了底气,前线征战的时候,才能更大胆一些。
  
  当然,李绚从来不会让自己陷入真正的险境。
  
  他一动手,历来都已经有了相当的把握。
  
  “原来如此。”李旦有些恍然的点点头,说道:“王叔在青南青西之战绩,四郎也有所耳闻,着实令人钦佩。”
  
  “此事并不难。”看出李旦的请教之意,李绚又看了狄仁杰一眼,然后才认真的说道:“吐蕃人,并非人人齐心,战场之上,面对刀剑,有人坚决,有人迟疑……迟疑的人,便是你可以抓住的弱点,然后用最锋利的长槊,直接刺进去,你就能够捅穿面前所有的敌人。”
  
  李旦和狄仁杰同时点头。
  
  李绚说的这些,他们都能听的出来,并不是什么敷衍之词,是切切实实的战场经验。
  
  这些道理,用在战场上适用,用在其他地方,也同样合适。
  
  李绚说了许多战场上的事情,听到外面的喧哗声大了起来,李绚恍然惊觉,赶紧站起,拱手道:“殿下今日还有许多事情要忙,臣就先告辞了,后日接聘礼之时,臣再来。”
  
  “多谢王叔教诲,四郎收获很大。”李旦认真的对着李绚行了一礼。
  
  李绚回礼,然后看向狄仁杰说道:“狄怀英身为御史,为人直言,但性格诚恳,若有建言,还望殿下认真思考。”
  
  李旦对着狄仁杰认真拱手平揖行礼:“他日狄御史有言尽可直说,四郎必定竭力遵从。”
  
  “不敢!”狄仁杰没想到李旦这么诚恳,赶紧还礼:“他日得罪之处,还望殿下海涵。”
  
  “如此,臣等就先告辞了。”李绚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和狄仁杰一起告辞离开。
  
  李旦站在门口,看着李绚和狄仁杰一起前往前院,顿时忍不住双拳紧握,神色振奋。
  
  狄仁杰是皇帝亲口说的当朝“魏征”,这其中没有半分虚假。
  
  这一点,李旦还分的出来。
  
  人难免有过失,但是能够一个你愿意听从、并且让你愿意改的人来指出你的过失,非常之难得。
  
  李旦觉得,狄仁杰就是这样的人,皇帝已经在前面为他做好了例子。
  
  还有李绚,李绚能力如何,李旦自然清楚。
  
  哪怕是他看不清楚,明崇俨那些人反复提起,也足够他明白了。
  
  不过李绚向来和李显走的比较近,这一点李旦是清楚的。
  
  因为少时,李绚和李显年龄相仿,两个人常在一起玩,自然关系要比李旦亲近一些。
  
  李绚现在愿意和李旦亲近,虽然没有明说什么,但李旦能感觉到,他和李绚之间,要比李绚和太子间亲近的多。
  
  这一点从当初李弘葬礼的一些细节就能够看的出来。
  
  尤其今日李绚说的战场上的一些经验和细节,是李旦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但一听就知道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李旦不是要李绚现在就怎样怎样,但很多事情,都是从一步步的亲近开始的。
  
  而目前李旦要做的,是消化李绚说的那些话。
  
  那些他认为真正有用的经验。
  
  对待这些东西,李旦从来不会阳奉阴违。
  
  他和李贤不一样。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火影:我在忍界开创武道 大明公务员 将军夫人惹不得沈婉宋恒 离婚后,前夫每天都想上位 让你收破烂,你收到传国玉玺? 全球灾变:我成了世界树 仙路长青 道君:从上品金丹开始 兼职保镖 大明:开局剧透崇祯,重振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