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放不下的生活 (第1/2页)
王卫东和许康年站在一片废弃的厂区中间,这里就是靠近避暑山庄的那块厂区,六十年代末这里建起两家军用被服厂,专门生产军用被服和帐篷,经过八十年代初短暂的辉煌后终于废弃了。
当初陆副部长与王卫东商定这块在山沟里的厂区也送给向阳电子用于将来安置黔远征机械厂的退休工人。
“这片厂区的面积长有四公里,宽有五六百米,分出一半建大学,剩下的建住宅区和商业开放发。”王卫东对许康年说道。
将来这里有了大学,学生加上教职员工有两三万人,为这两三万人服务也是很有钱途的。
“面积足够了,应该马上找设计院好好规划一下。”许康年点头说道。
武林市体育馆已经到了收尾验收阶段,下一步许康年就可以转战到这里建设这所大学。
“这里离京城只有二百公里,你在这里干活会回京城家里方便多了。”王卫东说道。
“是啊,开着三菱帕杰罗不到三个小时就到家了。”许康年答道。
当初调查向阳电子的时候并没有调查这块土地,因为在山沟里的这块土地根本不值钱。
“卫东,电子工厂不是干的好好的吗?为什么突然转向要建大学?”许康年不解的问道。
“在中国教育是最好赚钱的,但是做实业就不一样了。我们向阳电子从生产电脑学习机到生产VCD解码板机芯再到生产逆变器,从生产开发再到销售麻烦的很!其中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我觉得干教育赚钱更容易一些。”王卫东答道。
“先期投入四五个亿进行土木建设采购各种实验设备图书,再招聘人员,十年之内一定可以收回成本,以后每年投入一千多万就足够了。安保食堂宿舍管理学校日常维护至少需要一千多人吧?还有大学的医务室,这一次我能把机械厂的所有工人都安排好。”王卫东说道。
“听你这么说的确不错,可是像你们向阳电子这样的企业不继续在实业上发力实在太可惜了!”许康年说道。
许康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京城城建部门工作,参加过京城的很多重点工程,也是很有见识的人。
“干实业太累了,做教育就是给国家培养未来,不是也很好吗?”王卫东笑着答道。
许康年知道这是王卫东的借口和托辞也不好多说什么。
“整个大学的设计和规划就交给你了,你回京城找一家设计院到现场勘测后给出具体意见,我们点头同意后就进行具体设计阶段。”王卫东说道。
现在是搞建设的好时候,九九年中国第一次遇到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原来这样的问题只会出现在课本里,还是西方国家才应该发生的。
以前是想要贷款要求爷爷告奶奶,而现在是没有人愿意贷款。实际上是对前景缺乏信心,没有人敢贷款。
经济危机,国企改革,大洪水等等不利因素都赶到了一起,
为了保八国家出台了大规模的基建投资计划,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建一所大学既然能暂缓就业又能刺激就业,开工建设以后会有几千名工人整天在这里忙碌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