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都来小说 > 贫农大魔师 > 第340章 麦收

第340章 麦收

第340章 麦收 (第1/2页)

第二天他们就开始走马上任,刚开始肯定是手忙脚乱,甚至手足无措,忙忙乱乱的,毕竟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
  
  当农民可没有岗前培训一说,只有岗上急用,而社员们就是他们最好老师。
  
  干得慢没关系,你不能让他们帮倒忙,越帮越忙。
  
  “其实种地,没啥诀窍,只要下死力气,没有捷径可走,不像你们算术,一题多解,当然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姚长海接着说道,“而且这庄稼地最实诚了,你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
  
  “是是,大队长说的是,我们会老老实实的干!”文飞带头表示道。
  
  二十多天下来他们这些跟着下地的,人已经被晒黑了,这身体也壮实了,不在看得跟个白条弱鸡仔似的。
  
  当然也受了不少苦,姚长海已经尽量照顾他们了,但是这手里和脚上磨泡是在所难免的,是必经之路,谁也躲不过。
  
  相比于下地的人又苦又累,当老师就显得要轻松多了。孩子们好学听话不说,最主要的是有书可看。
  
  当他们第一次听到书是从废品收购站买来的,他们抱着书潸然泪下,甚至滔滔大哭。
  
  姚长海理解他们的心情,这要是谁把庄稼地给祸害了,他找人拼命的心都有了,可不是哭那么简单了。
  
  这书就是他们的命……
  
  他们这些人是宁可一日不吃饭,也不能一日不看书,尽管这书有些跟不上时代,但他们也如获至宝。
  
  文飞扛着锄头,凑到姚长海面前挤眉弄眼道,“那个大队长,还有那个了没,那个……”
  
  姚长海摇头轻笑地看着他道,“那个,你说那个是啥?”
  
  “哎哟!姚大队长,你就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是书,书啦!”文飞不好意思道。
  
  “又看完了。”姚长海上下打量着他道,“你看得也太快了。”
  
  文飞赶紧摆手道,“我没有熬夜,我已经按照您的要求,九点就上炕睡觉了。”
  
  先开始他们这些人拿到可心意的书,那真是废寝忘食,饥渴啊!……弄得第二天顶着黑眼圈,最后,姚长海找到滕红缨,坚决监督他们,不然的话谁为例就没收书本。
  
  其实这些人也挺好的,大部分是泡在实验室里做研究的,人相对的单纯,一根筋,不然哪来的钻研精神,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男人下地,这家属有的安排到了鸡场,鸡场因为去年割尾巴五百只母鸡集中喂养,姚长海他们见上面没说什么。
  
  于是甩开膀子,放开胆子,追加喂养了五百只。鸡场规模整整扩大的了一倍。
  
  还有一个郝老的老伴儿她因为学的是美术,直接安排到了席厂。为啥?在席子上做花样。
  
  简单的语录,工农兵头像,花样等等……这下子可算是鱼入大海了,以往是在纸上作画,而这一次用高粱杆,茅草、麦秆、玉米皮、柳条即做笔,又做颜料。
  
  当然来催货了,席厂的老娘们紧跟时代潮流,绝对卖的好。
  
  当然他们这些人都是多才多艺的,郝老太太还兼着小学的音乐教师,每个星期一堂课。
  
  第一天上课时孩子们可把郝老太太给镇住了,一曲笛奏歌唱祖国,让老太太热泪眼眶。
  
  他们这一代人更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不然早就远走他乡了。
  
  看着孩子们希冀的对知识渴望的眼神,好像所有对生活上不方便的诸多抱怨、怨念都消散了。
  
  那是我们梦想不能实现,就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果然安排他们住到小学,是正确的选择。
  
  只要摸准他们的脉门,有胡萝卜在前面吊着,现在被姚长海给收拾的服服帖帖的,最大的限度发挥他们的长项。
  
  而他们都佩服这个深藏不露的大队长,其实他们不知道姚大队长,这身后可是站着个狗头军师。为了怎么安置他们可没少抓头发。
  
  所以投桃报李,他们这思想汇报,做的无比深刻,为此冯批修还表扬姚湾村大队做的好,非常好。
  
  ※*※
  
  眼看着时间进入了六月,麦子已经泛黄,姚长海随手揪了一个麦穗,合在手里心里搓一搓,就把麦皮麦粒搓开了,然后两只手一上一下倒换着,让麦皮麦粒一起落下,一边用嘴吹气,麦皮麦芒便被吹走了,一个个圆鼓鼓、已经青黄的麦粒便留在手心中了。
  
  他把麦粒送进嘴里,鲜麦粒还没完全成熟,软软嫩嫩的,有的里头还有浆水,吃起来有一股子独特的清香。
  
  “今年又是一个丰年。”姚满仓咬着麦穗道,“无论什么时候嚼着麦粒,真是比酒都醉人。”
  
  “大队长这天气咋样?可不能下雨啊!前些连着下了几天小雨,真是下的人心里颤巍巍的。”姚满仓心有余悸道,“娘的,需要水的是老天爷不下,现在不需要雨了,它倒是来劲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火影:我在忍界开创武道 大明公务员 将军夫人惹不得沈婉宋恒 离婚后,前夫每天都想上位 让你收破烂,你收到传国玉玺? 全球灾变:我成了世界树 仙路长青 道君:从上品金丹开始 兼职保镖 大明:开局剧透崇祯,重振河山